洪峰浪尖筑“红色防线”——桑植县县直机关党员迎战特大洪灾纪实(一)
2025-06-26 20:01:32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庄丹丹 |          浏览量:5317

2025年6月18日至21日,张家界市桑植县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全县72小时平均降雨量达329.8毫米,五道水镇24小时523.5毫米的降雨量刷新全市气象极值。洪水裹挟断木碎石咆哮而下,河道不堪重负,县城多处主干道沦为湍急河道,洪水迅速漫过县城低洼地区,澧源镇八斗溪和南门峪等低洼片区水深齐腰、水电通信瘫痪,部分地区陷入“孤岛”险境。

1、闻汛即动,党旗插在最前沿

值此危急时刻,桑植县委组织部闻“汛”而动,第一时间发出致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积极投身防汛救灾的倡议书,以“雨有多大、责任就有多重”的担当,以“群众在哪里、党员就战斗在哪里”的行动,共筑守护群众安全的“红色防线”。

县城市供水有限公司党支部组织22名党员成立“红色先锋队”,在滔滔洪水中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红色长城”,青年党员刘明宇带领队员在洪水中连续奋战18小时,用血肉之躯筑起防水堤坝;年近六旬、身患高血压的老党员张友明,毅然冲向抢险一线;女党员们主动请缨,24小时值守应急热线,组织洒水车给学校、医院等重点部门送水。

审计“铁军”守护国家记忆)

洪水倒灌县审计局大院,一楼档案室危在旦夕。副局长刘宗凡率队蹚过齐膝浊流,肩扛手抬转移审计凭证。“为历史负责!”突击队员连续奋战,核心档案零损毁,同步转移住宅楼12户居民。

2、与灾竞速,72小时大救援

县老发集团“暖巢行动”)

为全力做好城区受灾转移群众的安置保障工作,县老发集团党委组织84名职工在“三馆一宫”闪电集结,3小时铺设300张床位,调运600套被褥、500箱方便面、200箱饮用水、100桶桶装水等生活物资,为风雨中的群众筑起了“温暖的港湾”。

(荧光绿守护“中考路”)

为护航全县5000余名考生顺利完成中考,县交警大队民警辅警化身“人体路标”,于洪峰中开辟特殊通道,在考点周边及主要送考路线设置执勤点9个,实施临时交通管制4处,累计出动护考警力67余人次,牵引送考车辆40余辆,疏导过路车辆1000余辆。

3、八方驰援,合力点亮希望之光

点亮通信“孤岛”第一束信号)

在中国电信湖南公司党委的指导下,中国电信桑植分公司党支部组建的党员先锋队成为攻坚克难的尖刀力量,15支由106名党员骨干组成的抢修小组集结后,迅速赶赴受灾最重的五道水、河口等地。在五道水芭茅溪集镇,党员先锋队徒步穿越塌方区,紧急布放光缆68公里,在暴雨如注中利用天通卫星设备开通背包基站,当天便立即恢复了集镇的移动和宽带信号。

(企业党支部架起“爱心桥”)

农夫山泉连夜调配10万瓶饮用水捐赠给受灾群众,党支部成员积极参与到抗洪救灾中;产业开发区职工乘坐皮划艇,为因灾被困工人运送饮用水、方便面、毛毯等生活用品;张家界融和实业党支部书记黄最恩捐赠400瓶84消毒液,并联合泰宏汽贸朱勇、青青果教育力行社工周桂琴捐赠棉被120床,蔬菜1400斤。

4、重建攻坚,清淤消杀党旗扬

(市管“蓝盾”守护餐桌安全)

“泡水食品一律销毁!”县市管局副局长邓永杰带队巡查南门峪夜市,根据《洪涝灾害环境消毒技术指南》逐户指导消杀。为了迅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桑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员干部积极投入到紧张的清淤消杀工作中,并指导经营户落实灾后消毒、协助完成场所清理工作。

清淤战场党旗扬)

住建局机关党支部组织党员手持铁锹、扫帚等工具,奔赴受灾严重的高家坪、文昌街社区,全力投入到清淤重建工作;科工局党员突击队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部署,紧急采购漂白粉400袋、漂白精片100件、84消毒液(5%)500件等消杀物资,有力保障了全县环境消杀与次生疫情预防工作。

5、淬火初心,澧水岸畔筑长城

洪灾成为检验初心的试金石。从通信尖兵点亮信息孤岛,到审计干部护卫国家记忆;从交警大队化身“人体路标”,到市管卫士把守餐桌关口——全县各县直单位党组织、千余名党员在洪峰中筑起“红色防线”。当桑植按下复工复产的“快进键”,这些浸透汗水的党员先锋,已化作重建家园的坚挺脊梁。

责编:庄丹丹

一审:熊惠

二审:杨明

三审:陈桦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时政报道
视听桑植
时政报道

  下载APP